东京美术塾 - 全国统一电话:
6年前
标签: 学科介绍



“学          建筑的学生超级爱的一件事,那就是走路。东京亲切的建筑尺度很适合边走边看。在步行中,会发现一些旅游手册上不会介绍的建筑,一切有趣的巧思,看了多了在自己做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        

—— 早稻田大学 大学院

建筑学学科 Even        



 早稻田大学 大学院        

 建筑学学科 Even        

   


 Q1        

为什么选择来日本?

我是2017年五年制大学毕业的,大学期间就是日本建筑家们包揽普林斯克奖最活跃的时候,于是大二的时候就有了想来日本读书的想法。


考学的这一年李和现在在英国美国读书的大学同学们交流后更坚定了自己想法。英国留学的研究生普遍的只有一年时间,基本上还没有完全融入当地的生活就基本上要开始做毕设往国内寄行李了;而在美国读书的同学,他们学的建筑内容更偏向于参数化,Maya软件的操作,给建筑未来一个流线炫酷的外形。          日本的建筑学教育则更偏向于从「人間」的角度考虑,基本上每个日本建筑学生大学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         (日本大学里有专门开设这门课程),这点是中国学生相对欠缺的。


 Q2        

建筑学专业是怎样的?

要让我解释什么是建筑学的话,我的理解应该是刚入大学的时候第一节建筑专业课上,专业课老师给我们的解释,具体的细节都被刚入大学的新鲜感冲击掉了,只记得这个专业需要学习终身又难以成才,涉猎范围广泛又有着极强的专业性。


简单地讲,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想拥有一个悠闲的大学生活,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建筑学学习过程漫长的例子比如华裔建筑家贝聿铭,八十多岁的他设计了苏州博物院(2002年建),日本这些又有名又有才的普林斯克建筑家们,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和永远在世界各地项目上奔波的隈研吾,不是在工作就是前往工作的路上;至于涉猎广泛主要在于建筑学从空间角度上看不单是建筑自己本身,还分建筑环境(ランドスケープ)和建筑室内(インテリア),从学习方向上看,建筑又和世界艺术史一同发展,不用时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供人居住的要求又要求建筑学生必须懂得工程技术的道理,各种材料的特性。其实就是在理工和艺术的双重方向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Q3        

考学经历是怎样的?

我的经验应该是更适合来日本读大学院的学生。日本考大学院与其他国家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更像是国内的自主招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在读完整个大学建筑专业后自己擅长什么方向,接下来想学什么东西。然而,这个问题一开始我就没有想清楚,所以兜兜转转也算是积累的全面的经验。我是郑州大学理工学院的建筑专业毕业的,活在工科园的建筑生总把自己当成艺术生来看,所以还没到日本的时候我就一心想去去日本的美大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艺术生,当然也存在着美大考试科目不多(大多是日语小论文,面试,有的学校还有论文英译日)的因素在,于是在国内就朝着这个方向准备了小半年,但          去了多摩美的open campus遇见第一个教授就给我讲说,他说我学的方向并不适合美大,老老实实地考取综合学校的理工类建筑更合理。         其实我当时是有些偏执的,毕竟也准备了蛮久的时间,所以还是参加了多摩美的院生考试以及申请了东艺大的研究生想试试看。差不多到了今年2月底的时候,在我看到东艺大研究生申请也没有合格的时候,我觉得我美大的求学道路基本上走到了尽头,也渐渐明白了当时第一个教授给我说的话直接又准确。


于是我转回了建筑理工方向开始准备。          理工类学校的专业笔试考试科目大致相同但也有小的差异,具体要求各个学校的入試情報上都写的很明确,尽早查清楚比较好         ,如果今年的没发布出来的可以参考往年的。理工类的建筑研究室一般分得比较细,          以早稻田大学为例,研究室分为歴史,構造,意匠(设计方向),環境等等,在自己适合的方向里选择理想的研究室非常关键         ,我比较喜欢设计方向所以选择的都是意匠研究室。接下来,我把想考的学校分了三个档,对我而言最适合也是感觉气息很搭的早稻田(意匠方向的古谷研),想要冲一冲撞大运的东大(隈研吾研)和横滨国立(有妹岛和西泽的明星组合),和最后保底的东京理科,这三个档也是按着时间先后考试排序的,凑在一起考试的学校最好不要同时选择,毕竟存在的差异部分需要留足时间准备一下。


选择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剩下的就是背书做题,既然已经有了准确的目标,剩下的就是考试的时候比其他的学生分数高了,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留学生特别入试,所以老师是把留学生的卷子和日本学生的放在一起改的,笔试是一定要好好准备的。这一点          理工科和艺术类院校有些不同,艺术类看重的是作品集和教授的中意,理工类走扎扎实实笔试分数路线(起码东大早大是这样,横国面试也很重要)         ,在复习的后期能不能合格自己心里基本上有把握了。


 Q4        

能分享一下考学经验吗?

 中国学生来日后面临最最重要的是选择!这我在我自己的考学经历里也说过了,我也和现在仍在日本读建筑的博士生聊过,不需要那么局限于QS排名,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是选择东大,入试说明会是最好去参加的,当时大多教授都会介绍自己研究室最近在做的研究,具体案例和使用的软件等等,并且有的教授会留下自己的邮箱,并欢迎学生去研究室见学,所以入试说明会是一个我认为很棒的深入了解的机会,没有机会参加的话认真地查一下今年收生的教授的相关信息,包括他的论文,研究室不同的ゼミ做的项目。当然学校名气是以后就职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未来两年自己从事的事情以及从中可以真正学到的东西也同样重要。


 Q5        

今后的就业出路有哪些?

建筑学生好像都不太害怕出路的问题,因为学的方面的广泛,所以可以从事的工作的可选择性也很高的。最基础的设计方向日本和国内都可以去各大设计院和事务所,更倾向于学术研究的可以留校做助手讲师副教授,也有很高比例学生选择去房地产工作,翻身做了甲方。基本上说是只要愿意工作就有活做的专业。


 Q6        

推荐一个设计师或艺术家

最喜欢的日本建筑家就是伊东丰雄了吧,大学期间为了听一场他的讲座甚至专门跑到北京听了一下午的日语听力;大学里模型周的时候也选择了他的仙台媒体中心,通透的玻璃有着独特的的柱子结构;再以我亲身体验过的多摩美图书馆和台中国家歌剧院为例,线条优雅又有序,内部又充分贴合他的建筑理念。主要是我个人很喜欢外形简单方正,内部环境却独特巧妙的建筑,所以说起喜爱的话真的因人而异。


 Q7        

推荐一件事或物

我发现学习有很多建筑的学生都超级爱一件事,就是走路。无论去哪个城市旅游比起地铁更爱巴士,比起巴士更喜欢自己走。东京被评为非常适合步行的城市,亲切的建筑尺度很适合边走边看。而且在步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旅游手册上不会介绍的建筑,一切有趣的巧思,看了多了在自己做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加游刃有余。还有一点就是,多走路多运动真的有益于建筑学生常常熬夜后脆弱的身体状况,长时间在电脑前画图后多走走路也是好的。



Even的照片分享



- END -


©原创文章 转载请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