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比寿映像祭艺2025”于1月31日开幕,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和惠比寿的各个地点举行,庆祝其30周年。恵比寿映像祭始于2009年,是一个注重和传播视觉表现多元化的国际映像节,今年已是第17届了。本次展览截至2月16日,由展览、放映、现场表演、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委托项目将持续至3月23日)组成。今年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9位艺术家参赛。
「恵比寿映像祭2025」参加作家
牧原依里《3つの時間》(2025)
●重新思考“纪录片”定义
2025 年的总体主题“Docs - 这是一幅图像”源自被选为“委员会项目”决赛入围者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每部作品都从“纪录片”的概念出发,重新思考传统的“记录”方式。这次展览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三楼开始,从个人视角扩展到社会视角,并提供了重新思考“纪录片”的机会。
聋哑人身份的牧原依里致力于从身体感觉的角度创作作品,重点关注视觉和手语。为“委托项目”创作的《3つの時間》(2025)以艺术家共同管理的手语工作场所“5005”为背景,探索图像和艺术的可能性。这项工作探讨了观看者和图像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小田香创作的作品通过图像和声音探索人类记忆的状态。新作《母との記録「働く手」》(2025)是一部不仅描绘了母亲作为家庭成员的作品,而且在继续拍摄母亲的同时,也描绘了她作为一个人的生活。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各自从自己的私人视角出发,却编织出超越个人经历的故事。
小田香《母との記録「働く手」》(2025)
东日本大地震后,小森はるか作为志愿者来到东北,与瀬尾夏美(画家・作家)一起作为艺术团体工作,创作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为水俣病患者提供帮助的旗野秀人的故事在新泻展出“春、阿賀の岸辺にて”(2025)。与影像作品一起展出的还有大量相关档案资料,通过两者的结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背景。
永田康祐根据他对食物和殖民历史的研究,呈现了将各种叙述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作品。《Fire in Water》(2025)探讨了日本和韩国的相似文化如何碰撞,以及一方如何同化或排斥另一方,利用微生物、细菌、法律体系和规范等无形元素通过存在进行思考。
小森はるか《春、阿賀の岸辺にて》(2025)
小森はるかの作品
永田康祐《Fire in Water》(2025)
●时间与记忆的对话
二楼空间充满了超越国界和时代的魅力阵容。电影制片人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创作的《Box of Time(時間の箱)》(2024)是一件记录艺术家近年来去过的地方的雕塑作品。52张照片浓缩了从2分钟到一年的时间,被装在5个不同的透明亚克力盒子里,凸显了对时间的体验和感知的不同视角。观众可以拿起每个盒子并发现表面上看不到的秘密。
出生于新加坡的Priyageetha Dia展出了《The Sea is a Blue Memory》(2022),重点关注东南亚的劳工史。该作品利用3D动画再现了无限蓝海作为集体记忆的场所,同时融入了移居马来西亚的合同工的个人和历史元素。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 《Box of Time》(2024)
Priyageetha Dia 《The Sea is a Blue Memory》(2022)
参加 2024 年威尼斯双年展的Kawita Vatanajyankur展出的是记录身体表演的视频作品,强调现代恶劣的工作条件与唯物主义的交叉性。二楼展出的《A Symphony Dyed Blue》(2021)灵感来自纪录片《River Blue》(2017),记录了一条河流被化学染料污染的过程,并对自然环境提出了疑问,在一楼空间还可以找到他的代表作《The Toilet》(2020)。
Kawita Vatanajyankur 《A Symphony Dyed Blue》(2021)
Kawita Vatanajyankur 《The Toilet》(2020)
●描绘外化记忆
地下一层的空间展示着从东京都写真美术馆藏品中精心挑选的作品。摄影先驱William Henry Fox Talbot、维多利亚时代摄影师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作品以及杉本博司的剧院系列作品也在此展出。此外,还将展出古川タク的修复作品和藤幡正樹的媒体作品,让参观者追溯摄影表达的历史和演变。
这个空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台湾艺术家刘玗的视频和空间装置作品《如果叙事变成大洪水》(2020)。这部作品以口耳相传的大洪水神话为主题,通过将历史片段、谚语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将人们的共同记忆以新的形象呈现出来。观众参与的制作和回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戏剧就在眼前上演,模糊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杉本博司の作品
劉玗《If Narratives Become the Great Flood》(2020)
《Social Circles》(2023)是斎藤英理的一部让人怀念的作品。本片采用8毫米胶卷拍摄,车窗外的风景、海中漂浮的石头、码头等人烟稀少的自然镜头上,叠加了旁白的独白作为字幕。当世界因社交媒体的传播而变得更加紧密时,这部作品以视觉诗意的方式表达了与他人互动时变得更加复杂的情绪波动。在同一空间展出的声音装置《Matane》(2015/2022)也探索了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图像,激发了观众的新思考方向。
斎藤英理《Social Circles》(2023)
斎藤英理《またね》(2015/2022)
Tony Cokes的作品设置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入口处。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Tony Cokes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历史文化的转折点,并以视频和二维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此次,三件作品分别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内外和惠比寿花园广场展出。《The Queen is Dead ... Fragment》(2019)是纪念被誉为“灵魂女王”的艾瑞莎·富兰克林的作品,传达了她在民权运动中至今所取得的成就和遗产。 《Free Britney?》(2022)讲述了流行歌星布兰妮·斯皮尔斯为摆脱成人监管而进行的长达 13 年多的法律斗争。此外,将作为“邪恶”系列的一部分展出的《Evil.66.2》(2016)以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从媒体收集的言论为特色,并探讨了其中隐藏的偏见和厌恶女性的态度。
Tony Coke's work
艺术祭举办的15天之内还将包括研讨会、讲座和研讨会、社区合作项目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官方网站并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総合開館30周年記念
恵比寿映像祭2025
『Docs ―これはイメージです―』
展期:2025年1月31日(金)-2月16日(日)
时间:10:00-20:00
地点:東京都写真美術館 / 目黒区三田1-13-3 恵比寿ガーデンプレイ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