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装学院服装科沛沛同学
“一方面是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未来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多。”
Q: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A:好的。我叫沛沛,这次合格的是文化服装学院的服装科。本科时学的是电子信息,后来转专业考研服装设计。是七月初来的日本。疫情对我考学的影响不算太大,可以说今年放开之后,来日本还是挺方便的。准备过程中可能稍微有些困难,但总体来说还好,算是比较幸运的。
Q:为什么选择来日本留学?以及来日本之后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A:我从小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一直想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学时,有个朋友在北服读书,通过他了解到文化服装学院,以及日本的服装设计风格和教育体系。相比欧美,我对日本的服装设计理念更感兴趣,所以决定来日本考这个学校。
感觉这边的生活节奏挺快的。虽然周围有些同学只是办了留学签证,过来体验生活,但我的节奏还是很紧张的。有考试压力,每天都会制定很多计划去准备,时间过得很快,但也做了很多事情。和国内相比,心态更加紧绷,效率也有所提高。
沛沛同学作品
Q:是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呢?
A:专业方面,我一直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经常在网上看秀场视频、图片,也关注一些品牌的服装设计方向。最终选择了文化服装学院,原本计划考BFGU大学院,现在先合格了专门学校,计划毕业后再考大学院。
Q:你的考试备考过程是怎样的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语言方面,准备了JLPT考试,占用了不少时间,相比之下作品准备时间就少了一些。来日本后,感觉无论是考大学院还是专门学校,语言能力,特别是听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所以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练听力,做精听、跟读,虽然进步不算大,但还是比不练习要好。
考试时,专门学校并没有硬性要求提交作品集,但考前一周,我的老师建议我带个小册子去。我本来计划考BFGU大学院,今年新规定只接受电子版作品,所以没带实体作品过来。最后一周临时赶了几页拼贴和面料改造的作品,带去面试时,感觉有作品展示确实比没有更好,让老师更直观地了解我的水平。
最大的问题还是语言。我本来就反应慢,听中文都会有点迟钝,更别说日语了。阅读方面还行,但听力和口语真的很差。即使努力练习,效果也不算太明显,但至少比不练习要好。特别是在面试和和老师交流时,才意识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另一个困难是材料问题。在日本买材料不太方便,有些东西如果能在国内准备好带过来,可能会更好。
Q: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A:考试流程分笔试和面试。笔试内容大概和JLPT水平差不多,包括阅读、文法、文字部分,之后是听力考试。外国人留学生考场大概有100-200人,分两批面试,一批笔试完直接面试,另一批等两个小时再面试。
面试场地很大,但用屏风隔成许多小格子,每个格子里有两位老师,外面坐着大约十名考生。每组两人,面试时间五到七分钟。面试氛围比预想中轻松。坐在外面时,就能听到老师和考生聊着聊着笑起来,反而让我更紧张,担心自己听不懂或者无法流畅表达。轮到我们那组进去后,先是礼貌性寒暄,然后做自我介绍。老师问了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和一起面试的同学都报考的是服装科,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之后,老师问我们平时的兴趣爱好。我旁边的同学说她喜欢做手工、编织,还带了自己钩的围巾和包,给老师展示了一下。轮到我时,我也表示自己对手工制作很感兴趣,尤其是编织,并带了一本自己做的小册子。老师看了一下,没有问太多问题,只是翻了翻,简单说了几句。当时看我小册子的老师,正好是我后来面试通过的班主任。他对我做的拼贴和面料改造部分表现出兴趣,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我的灵感来源和制作过程。老师还问了关于我未来的学习计划。我回答说,首先希望在文化服装学院的两年里,打好服装设计的基础,掌握专业技能,同时提升语言能力。之后计划继续考大学院,进一步深入研究服装设计。最后,老师们问我们有没有问题。我简单问了一下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实践机会,老师也做了详细解答。整个面试时间不长,感觉节奏很快,结束后松了口气。
沛沛同学作品
Q:合格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未来的计划是怎样的呢?
A:刚收到邮件时,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是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未来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多。所以高兴了一下就开始规划之后的事情,比如办理入学手续、安排住宿、准备学费等等。其实那天考完试之后回来每天都能想到当时考试的时候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就反思哎呀怎么这也不行那点也不行。现在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老师是怎样考虑让我合格的。就是听说这个专业的退学率极高,但我感觉我应该可以坚持下去吧,因为还是对这个很感兴趣。短期计划是先在文化服装学院学习两年,打好基础,同时准备考大学院,希望能进入BFGO大学院深造。长远来看,希望未来能进入服装行业,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实际的服装作品中。
Q:你为什么决定从电子信息专业转到服装设计?
A:嗯,我感觉我的人生还是蛮波折的(笑)。高三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觉得“哎,我要去考一下艺术的服装设计”,然后就临时决定去画室集训了。但那时候准备得很仓促,最后没有考上,也没有选择复读。当时的想法其实也不太清楚,就是觉得既然前面的路没走通,那就继续往前走吧。于是就去读了一个理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大学四年,其实我对这个专业也挺感兴趣的。我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做什么都觉得有趣。我们专业涉及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就是编程,硬件的话会焊接电路板,做一些电子装置实验,确实挺有意思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放下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平时还是会去关注一些品牌的设计、面料、趋势,也会尝试自己动手改造衣服。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坚定想要学服装设计。但如果在国内转专业考研的话,难度非常大,尤其是艺术类的跨考,基本上等于从零开始,竞争也很激烈。于是就开始考虑国外的学校,发现日本的服装设计教育体系很吸引我,尤其是文化服装学院和BFGO大学院这类学校,它们不仅注重创意,也很强调技术实践,而这正是我想要学习的内容。在做作品集的时候,我也曾经考虑过把电子信息和服装设计结合,比如智能服装、可穿戴设备之类的。但后来发现这种方向其实已经被很多人做过了,而且有些作品的表达方式太过直接,比如用LED灯或者传感器做光效、声音反馈等,技术上并不难,但新鲜感已经不强了。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别的主题去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决定来日本留学,一方面是想挑战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真正掌握服装制作的技术。我比较倾向于实际操作,想学到可以独立完成服装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不管是未来就业还是自己做独立设计,都希望能有扎实的基础。所以就决定来日本试一试,哪怕最终没考上大学院,至少在专门学校也能系统地学习这些技术,对我来说也是达成了目标的一种方式。
Q:私塾对考学有什么帮助?
A:私塾的帮助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面试和笔试的准备方面。老师会帮助我们梳理面试的重点问题,比如如何介绍自己的背景、如何表达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考官对你留下深刻印象。另外,老师也会提供一些实战模拟,帮助我们熟悉面试流程,提高临场应对能力。笔试方面,虽然整体难度不算太高,但私塾的模拟考试让我提前熟悉了考试形式,特别是听力部分,让我在真正考试时更有把握。
最重要的是,私塾的老师会给予很多心理上的支持,告诉我们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
沛沛同学作品
Q:给其余同学的建议?
A: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和调整心态。准备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语言不够好、作品不够完善,但只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一定能取得好结果。另外,也要多向前辈请教,不要一个人闷头准备,参考别人的经验能少走很多弯路。最重要的是保持热情,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专业,那再辛苦的准备过程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