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ura Edelbacher
►►► 来自WHO的呼吁
近日,WHO史上首次面向全世界的创作者们发出呼吁,希望创作者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向全世界人民告知病毒的危害和自我防御的重要性。
WHO的文件中这样写到:
“我们现在是处于史无前例的时刻。在非常时期我们必须采取非常的手段。而各位正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希望你们能够帮助WHO,跨越文化与各种平台,向世界各地传递公共卫生相关的重要信息。”
这项文件提到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个人卫生管理
(包括勤洗手、减少触摸脸的次数、减少外出等)
作者:Lauren Humphrey
・社会间距离保持
(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防止飞沫传播)
・对症状的理解
(在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迅速就诊)
・传播温柔
(包括杜绝种族歧视与偏见、不哄抢物资、互相帮助度过难关等)
・杜绝谣言传播
(杜绝传播错误信息,减少社会恐慌)
・捐款捐物
(捐款捐物不仅可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加快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
作者:Chris Ware
其实在这项呼吁文件发布之前,世界各地的创作者们,早已行动了起来。例如,美国著名综合文艺类刊物《The New Yorker》连续几期的封面都选择以疫情为主题。
作者:Christoph Niemann
国内媒体上也涌现了诸多创作者,在疫情初期为武汉加油打气。例如韩国的速写大师金政基。他在直播绘制过程时吸引了600万网民的关注。
相信大家一定对插画家陈小桃的这一组作品不会陌生。漫长的抗疫,这组画一定治愈了许多人。
然而这项呼吁不仅只面向“创作者”,也包括了信息时代所有的情报发信者(个人及团体),其中也包括了明星艺人、网络红人、媒体人、各个企业与品牌等。
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情报的发信者。目前国外仍有许多人对新冠病毒并不以为意,而前不久一名英国患者以自身经历说明了年轻人重症化的可能性,引起了全球的巨大关注,彰显了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力量。
而就在这几天,杰尼斯事务所也举办了连续3天的线上演唱会。在演唱会上,偶像们不时地向人们提起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教大家做口罩。
还一起欢乐地唱起了洗手歌。
▽
小编似乎有些跑题了,我们来继续严肃的话题吧。
作者:Karolis Strautniekas
就像是黑死病带来了文艺复兴一般,瘟疫也是人们艺术创作不朽的主题之一。从玛丽·雪莱的《最后一个人》,到斯蒂芬·金
的《看台》,瘟疫小说通常与其他种类的世界末日小说不同,敌人总是人类自己。我们最大的恐惧不只来自人类生命的丧失,还在于回归ーー我们逐步丧失了使我们称之为人类的事物。
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的军营医院。病房内被感染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的军人塞满。
2003年5月14日,非典期间。在杭州市中医院发热门诊就医的两位感冒患者正急迫地察看自己的X光片中有无肺部感染的迹象。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度过了比小说还要魔幻的生活。而摄影摄影师们通过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段离奇的故事。
作家Adam Gopnik曾说“过去一周的纽约,成为了一座幽灵行星上的幽灵国度中的鬼城。”摄影师Philip Montgomery捕捉了在冠状病毒危机中纽约市的收容和隔离场景。带着复古感的独特黑白画像,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上世纪的小说世界。我们难以相信这是日常所发生的。
▽
英格玛·伯格曼指导的电影《第七封印》,讲述了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的故事。
全片贯穿始终的神秘宗教元素,还有对瘟疫和死亡的恐惧。
而南斯拉夫的动画短篇《红死病的面具》,则 根据爱伦坡的小说改编。
瘟疫满世界肆虐着,但城堡中的Prospero伯爵和他堕落的朝臣却继续纵情狂欢。于是瘟疫就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实施了它的罪恶。
▽
作者:Cachetejack
关于疫情相关的作品小编就介绍到这里。
最后还要重申一遍WHO给全世界创作者们的呼吁:
・注意个人卫生管理
(包括勤洗手、减少触摸脸的次数、减少外出等)
・保持社会间距离
(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防止飞沫传播)
・理解症状
(在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迅速就诊)
・传递温柔
(包括杜绝种族歧视与偏见、不哄抢物资、互相帮助度过难关等)
・杜绝谣言传播
(杜绝传播错误信息,减少社会恐慌)
・捐款捐物
(捐款捐物不仅可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也可以加快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
希望大家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把以上的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全世界人民一起度过难关,快些回到以往正常的生活。
- END -
©原创文章 转载请获得授权
精彩文章回顾
1.东京都线上云赏樱不完全攻略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2.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创作在线上脱颖而出?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3.东京美术塾|针对疫情的4月线上课程安排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