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々木 菜津子 (Sasaki Natsuko)
佐々木菜津子原本是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情报学科的学生,三年级时,她转科到了映像学科。在去年的毕业展上,她的作品「little collections」被评为映像学科优秀作品。从学部毕业后,佐々木继续进修了院生,现在在板屋绿教授的研究室里做影像装置的研究。佐々木出生于熊本县的乡下,在乡下生活的种种经历也影响着她的作品。
little collections(庭院)
作品介绍:
观察庭院是我近些年小小的乐趣之一。庭院是家的附属物,但随着生活的长年累积,也会逐渐发现其中合理的美。本次的作品,由我8个小小的收藏组成。而我,只是作为发现者,偶然遇见了原本就存在在那里的断片,将它们拾起。今后的我也会怀着亦喜亦忧的心情,不断地增加我的收藏。
教授评论:
能放入手心的细小的影像,与作为影像载体的屏幕,是这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投射作品的屏幕由许多噪点、裂痕与碎片构成,通过投影所产生的光影与影像自身的相互作用,给人以化学反应般不可思议的感观。 展示物全体,将故乡庭院的记忆与传统日式庭院的形象相组合,手掌大小的影像像是庭石一般,呈点状分布于庭院中各处。划分结界的线、与各个细小的部分(点)相辅相成,形成细微的高低地形差。而位于作品中心的,正是作者自身,准确的说是包裹在她掌心中的影像,沿着她的身体,确定着作品各个部分的位置。因此,这座庭院,是根据她才得以生存的庭院。即使这座庭院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见,也存在于她的心中。
――映像学科教授 板屋绿
01
毕设的主题是怎么确定的?
我的作品由许多细小的部分构成。我起初 做这个作品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毕业展。三年级时, 我从设计情报学科 转科到映像学科,那个时候刚好家乡熊本发生了地震,而我不巧 还和朋友发生了矛盾。各种各样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让我一时变得什么都做不出来。 正是这种时期,我遇到了使用投影仪制作作品的イメージフェノメナン(表象现象)这门课。武藏美的大部分课题,都是要先确定好主题和概念,再着手制作。那时的我脑海里浮现不出任何想法,课题也无法进展。而イメージフェノメナン(表象现象)这门课,是靠着先动手制作再逐渐确立想法。以此为契机,我开始制作出一个又一个小作品,不断地扩充着我的“收藏”,最终完成了毕业制作。
02
为何突发奇想利用日常事物创作?
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的动态事物、或是一些静态的东西,如果让它们活动起来的话,就会变得和往常不一样。静态的事物运动起来的瞬间让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将日常事物逐渐拓展开来,开始拍摄制作。我拍出来的视频,不像大部分影像作品那样,只利用屏幕载体,进行单纯的表现,而是使用了投影仪。当影像投射在作为屏幕的载体上的那一刻,影像变得不再像是影像。
为了表现这一瞬间,我将各种不同的物质,例如烤肉、大海、岩石、窗帘、塑料袋等,把这些平时常见的事物组合起来,一边制作,一边凭着主观感受判断呈现出的效果是否有趣。就是靠着这种像是在寻找什么似的直觉来制作作品,而非追求是否有意义或是是否具有社会性,只是单纯地、像是把身边的事物逐一拼贴起来一样。
03
布展费了哪些心思?
毕业展的时候申请了整个教室做展示,但是优秀作品展每个人只有很小的空间,因此在优秀毕业展上对作品进行了再构成,选择了5个小作品单独展示出来。 毕业展的时候,作品整体营造了一种日式庭院感;而 优秀展的氛围更像是集合住宅。
04
从情报转科到映像的契机 是什么?
我上的是美术系高中,那个时候就经常一边画油画一边做影像作品,但对设计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拉我组队参加 高中生设计大赛 ,碰巧还得了奖。 以此为契机,我开始接触设计,并觉得设计需要考虑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这些涉及到设计的本质的部分很有趣。
我本来没打算要考武藏美,而是以京都的艺术类大学为目标。但是在模拟考试上却因为文化课成绩不行错失了机会。除了之前说的高中生设计大赛之外,我还拿过一些其他的小奖项,于是高中的老师让我靠着这些奖项试试报考武藏美。以此为契机,我考入了武藏美的设计情报学科。
经过2年间在设计情报学科的学习,我逐渐意识到,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事情,而我想出的想法,比起设计更偏向于艺术。虽然做设计也很有趣,但是我意识到我喜欢的不是设计这种行为,而是对设计的思考过程感兴趣。 而且我一直很喜欢做影像,就想要学更多关于影像的事。 本来也考虑过重新考东艺大的先端艺术学科,重新从一年级开始读起。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映像学科イメージフェノメナン(表象现象)这一领域,和自己之前思考过的事情很相近,所以决定转科。
05
为什么选择继续攻读院生?
在映像学科度过了3年级和4年级,学习了许多关于イメージフェノメナン(表象现象)的内容,但觉得还是有些欠缺。想要在学生时代多做一些东西,而且板屋教授人非常好,想要继续在他身边学习,因此选择了继续攻读院生。
06
院生和学部生的要求有何不同?
我的研究主题是「以影像现象为视点,重新审视身边的日常生活以及人与物」,和毕业作品有所 关联。我认为 学部是在课上学习知识,并逐渐养成自己的想法;而 院生要在学部的基础上,确立自己想要研究的事物。 学部是在集团之中跟着教授学习;而到了院生,就变成了做研究的个体。
07
院生考试是怎样的?
院生的考试需要提出作品、写小论文以及面试。武藏美各个学科都很自由,在 油画、雕刻等学科里面也可以做影像研究。所以 面试的时候教授们会很在意大家为什么要特意来映像学科做研究。
映像学科大学院小论文考试的题目,通常是 根据题目给出的事例,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说谁曾经说过什么话,对此你怎么想之类。 教授曾和我说过, 小论文出题的要旨,不在于考察大家的知识量,即使大家不认识题目里写到的人物也没有关系,只要陈述自己的感想就可以。就算对题目中名人说过的话进行错误的解读也没有关系。与之相对,则要清楚的写明自己的观点。做影像的人,比起知识量,更需要有自己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对于观看或是拍摄这一行为,必须要有自己的视点。 教授会 通过小论文,考察大家是否适合映像学科。
面试的时候, 用日语清楚地传达自己的见解也很重要 。有的教授可能会将日语不好的考生拒之门外。 我去年在Open Campus帮忙的时候,经常听到教授对留学生说“日语还要再努力”之类的话,所以日语也很重要。
08
如果去中国的话想要去哪?
我还没有去过中国。 中国很广阔,反而不知道到底该去哪里好了。或许会更想去 那种偏僻的乡下,像是 山里面之类的。
09
日本乡下和东京有什么区别?
我就是在日本的乡下出生的。 中国也有很多方言吧,到了乡下,连大家说的语言都不一样。除此之外, 人们之间构筑关系的方式也不一样。 乡下都是一栋一栋的小房子,距离很远才有一户人家。 但是与之相反,人际关系网却很狭窄,走在街上很容易碰到熟人,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马上就会变成流言在大家口中传开。大家都互相知道对方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是相关联的。 但是东京,明明到处都是人家,人们却尽量避免和周围的人扯上关系。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城市生活的人即使心里想的事情很多 ,在人际交往方面却仍显得很淡薄。 如果不坐下来和对方好好谈心,就很难了解对方的想法;不向对方询问的话 就难以知道对方的事。在东京生活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日常行动都不想被别人看到。
10
创作时与都市的人思路会不同吗?
东京之类大城市的人总是能接触到最尖端的事物。 从小就接触着最新事物的人的感性果然是不同的。 在熊本上美术高中的时候,连画画都只是在画传统古典绘画,除了以前的历史,很难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即使最新的事物出现 了,信息传达到我们的视野里也需要一段时间,和东京的人接触新事物的速度截然不同。即使是同龄人,对事物的感触都差别很大,我想这也影响着作品的创作。
11
将来想要做什么?
我也不清楚。 要是想好未来要做什么,可能就不会继续读院生了(笑)。我没想过要变成 有钱人什么的,只要有条件一直从事创作就可以了。将来也会 为了能一直创作下去而努力。
- END -
©原创文章 转载请获得授权